
8月22日上午,市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加快建設農業強市”系列新聞發布會東昌府區專場。記者從會上獲悉,東昌府區堅持打造城郊型鄉村振興樣板定位,突出鄉村發展、鄉村建設、鄉村治理三項重點工作,制定了“一軸、三帶、四組團”的片區布局,力爭“一年有突破、兩年樹形象、三年大提升”。

東昌府區農業農村局黨組書記、局長杜廣平介紹,東昌府區以片區化打造、整體性提升為重點,大力推進鄉村振興示范片區建設。在發展規劃上,制定了“一軸、三帶、四組團”的片區布局。一軸,即以聊冠路為軸,包括堂邑、道口鋪的26個村莊在內,以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為抓手,推進城鄉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公共服務共建共享、農文旅深度融合。通過深挖葫蘆雕刻、木版年畫等非遺資源,孔繁森故居等紅色文化資源以及西灣濕地生態資源,開發具有本地特色的文旅研學項目,打造宜居休閑、充滿活力的城郊型魅力新農村,在城郊型鄉村振興上率先實現突破。今年,該區已投資1600余萬元對該示范區沿線路域環境進行了提升,投資3000萬元的銜接推進區正在有力推進。
“三帶”即中期目標,計劃3年內打造沿西新河、三干渠、馬頰河示范帶。突出東昌府區運河文化、紅色文化、傳統文化特色,以河道治理及沿河道路、景觀建設為抓手,完善各類設施配套,發展生態循環農業,結合國家文化公園和文化體驗廊道建設,打造沿西新河文化長廊,沿三干渠景觀長廊,以及沿徒駭河生態長廊,沿河創建一批水韻風情村莊、紅色文化特色村莊、鄉村旅游重點村莊。通過三條長廊,將目前各鎮街正在創建的區級示范片區,以及下一步計劃創建的多個鄉村振興組團連成一體。
“四組團”即遠期目標,計劃5年內按照市級標準,打造南部優質蔬菜和農產品精深加工產業組團、北部生態觀光農業組團、西部工業小鎮組團和東部古漯河都市休閑組團。南部組團以沙鎮鎮為中心,通過開展數字賦能行動,對現有大棚進行智能物聯網“云棚”改造,實現智能化管理+線上銷售+全程可追溯,促進傳統蔬菜產業升級換代;同時依托交通優勢,引入現代物流體系,做強蔬菜產業和農副產品加工產業,打造集種植、加工、銷售、生態于一體的現代農業產業園。北部組團主要分布在馬頰河及古運河沿岸,在穩定糧食產能基礎上,實現田園景觀藝術化,打造集休閑自駕、健身騎行、農家體驗、生態觀光于一體,具有魯西特色的農耕體驗示范片區。西部組團以鄭家鎮駐地為中心,整合現有的軸承保持器、汽車零部件制造兩大主導產業,構建軸承保持器創新小鎮,并開展全域土地托管、全域土地整治,建成“田成方、水相連、林成網、路相通”的景觀生態場景,村落點綴在田園中,打造“村在田中、田在村中”的和諧場景。東部組團主要包括韓集鎮古漯河流域,及韓集、廣平兩鎮沿105省道兩側的23個村莊,計劃以“生態、自然”為主題,打造集生態濕地、農耕濕地、文化濕地于一體的濕地公園。目前引進的古漯河—鹿小森項目,已正式簽約,即將開工建設無動力樂園、萌寵樂園、露營基地、水上樂園、冰雪世界等旅游項目,全力打造全齡化田園科普、游樂、露營綜合體。
文/記者 林金彥 圖/馬新濤
2025-08-04 10:23:41
2025-08-04 10:23:08
2025-08-04 10:22:43
2025-02-13 10:19:29
2025-01-03 09:12:18
2025-01-03 09:11:38

聊城新聞網 2006-2025 版權所有 聊城市新聞傳媒中心/聊城市政府新聞辦公室 聯合主辦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37120240004 魯ICP備09083931號
魯公網安備 37150202000134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編號:115330086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魯)字第720號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663509279 舉報郵箱:liufei@lcx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