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記者 沈欣欣
“以前洗澡最怕滑倒,現在有了這些新設施,心里踏實多了!”7月28日,高唐縣人和街道泉林社區75歲的郭大媽指著衛生間里新安裝的防滑墊和扶手,臉上漾起欣慰的笑容。在不到4平方米的衛生間里,地面鋪著帶凸起紋路的防滑墊,馬桶兩側加裝了穩固的L型扶手,墻角的自動感應小夜燈正散發著柔和的光。“這花灑還能自動調溫,再也不用擔心被燙著了。”郭大媽邊說邊演示。
這些細微卻貼心的改變,正是人和街道適老化改造從“?;?rdquo;向“提品質”跨越的生動注腳。從去年基礎安全設施的普及覆蓋,到今年智能設備的全面引入,該街道的適老化改造正以看得見、摸得著的變化,溫暖著轄區老年人的日常生活。
“2024年,我們聚焦老年人居家安全痛點,聯合陽光社工開展‘一戶一案’精準調研,為20余戶高齡、失能、獨居老人家庭完成基礎改造,配齊了防滑墊、馬桶扶手、小夜燈等必備設施。”人和街道相關負責人隋光軍介紹,今年,街道以適老化改造為突破口,創新推出“雙鏈接”服務模式,在去年基礎上升級至適老化2.0版本,通過引入智能設備與商家力量,構建起“政府+社工+商家”三方聯動機制,推動養老服務向智能化、專業化方向邁進。
走進設施升級后的老人家中,智能元素隨處可見:會“說話”的智能藥盒定時提醒吃藥,恒溫花灑自動調節至舒適水溫,閃光門鈴讓耳背老人不再錯過訪客,防走失手環成為移動的“安全衛士”,電動晾衣架讓晾衣服更省力……“現在的改造就像給老人配了個‘智能管家’,不僅消除了安全隱患,更能主動提供貼心服務。”隋光軍說。從基礎的硬件補位到智慧的主動關懷,適老化改造正在書寫著“科技助老”的新篇章。
據了解,“雙鏈接”服務模式通過整合社會資源與專業服務力量,為每位老人量身定制改造方案。在首批3戶試點家庭成功改造的基礎上,今年內將逐步推廣至街道40戶老年人家庭。“我們不僅要解決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求,更要讓他們共享科技發展成果。”隋光軍表示,該街道將持續推進智慧養老建設,通過技術創新和服務升級,實現轄區老年人“生活有保障、居家有安全、晚年有幸福”。目前,人和街道已著手建立長效跟蹤機制,確保改造成果持續惠及更多老年群體,讓適老化改造真正成為溫暖老年人晚年生活的“幸福工程”。
2025-08-04 10:23:41
2025-08-04 10:23:08
2025-08-04 10:22:43
2025-02-13 10:19:29
2025-01-03 09:12:18
2025-01-03 09:11:38

聊城新聞網 2006-2025 版權所有 聊城市新聞傳媒中心/聊城市政府新聞辦公室 聯合主辦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37120240004 魯ICP備09083931號
魯公網安備 37150202000134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編號:115330086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魯)字第720號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663509279 舉報郵箱:liufei@lcx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