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趙宏磊
5月5日,有博主發布了一段視頻,受到熱議。視頻中一輛理想汽車駕駛員離開駕駛座,讓汽車在“無人駕駛”狀態下自動行駛。駕駛座上沒有駕駛員,只是把安全帶插上了,而副駕駛有一名兒童,且未系安全帶,道路前方還有其他車輛在行駛。
這些年,隨著汽車產品的智能化等級越來越高,類似的事件頻頻發生。一些車主為了體現自己車輛的智駕能力,紛紛上演各路神奇操作,有閉眼開車的,還有躺在行駛的車內睡覺的。甚至有的車主發布了違規使用智能輔助駕駛的視頻,在方向盤上掛上了所謂的“離手神器”,用以欺騙智駕系統的“手握方向盤”監測功能。
智能輔助駕駛不是“自動駕駛”,更不是“無人駕駛”。當前,越來越多的車型都配備了不同程度的智能輔助駕駛功能。但是,無論是車企還是消費者都要明白,L2級別及以下的智能輔助駕駛功能僅是輔助駕駛員駕駛,降低駕駛負擔,并不能代替車主的雙手。作為一種新興技術,智能輔助駕駛的安全性問題備受關注。目前,我國市場車企實裝的智能駕駛系統基本為L1級和L2級。這也意味著,現實的智能輔助駕駛場景中,車輛仍需司機主導,絕不可“放飛”。
發展與安全猶如車之雙輪、鳥之兩翼。面向未來,新技術、新產業、新應用等前沿領域在飛速發展的同時,也面臨新的安全挑戰。當前,智能輔助駕駛技術仍在快速發展,有關技術標準尚未定型,在網絡安全和數據保護的既有法律框架內,還必須針對智能輔助駕駛繼續探尋行之有效的系統和整車雙重安全技術標準、數據分類分級體系、安全風險評估機制等。
駕駛員對待智能輔助駕駛技術,更是不能有“輕佻”的心態,畢竟這是人命關天的大事。尤其是在智能輔助駕駛科技日益精進的今天,駕乘者素質培養尤為重要。個別車主在行駛途中完全仰賴智能輔助駕駛技術,卻無視既有約束條件,是非常危險的。我們必須明白,現階段智能輔助駕駛技術無法完全替代人類駕駛,在實際運用中需保持警惕,做好手動操控汽車準備,確保出行安全。畢竟,自己才是自身安全的第一責任人。
智能輔助駕駛技術,確實為人們生活帶來極大便利。但是,無論處于哪個階段,安全性都是不容忽視的關鍵因素,要確保智能駕駛能夠安全地駛入大家的生活。
2025-08-04 10:23:41
2025-08-04 10:23:08
2025-08-04 10:22:43
2025-02-13 10:19:29
2025-01-03 09:12:18
2025-01-03 09:11:38

聊城新聞網 2006-2025 版權所有 聊城市新聞傳媒中心/聊城市政府新聞辦公室 聯合主辦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37120240004 魯ICP備09083931號
魯公網安備 37150202000134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編號:115330086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魯)字第720號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663509279 舉報郵箱:liufei@lcx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