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穎
冠軍獎品一頭牛、亞軍獎品一頭豬、季軍獎品一只羊……近期廣東省惠州市博羅縣舉辦“村ART”鄉村藝術作品評比大賽,以“農民畫農民、農民畫農村”為特色,讓藝術走進尋常百姓家,融入農民的日常生活,喚醒了每個人心中深藏的鄉村記憶,吸引了一批又一批游客前來觀賞。
從風靡大江南北的“村超”“村晚”“村BA”到“村ART”,近年來一系列鄉村文化活動頻頻出圈,成為“現象級IP”。這些鄉村文化活動可能沒有贊助商,沒有完美的策劃方案,甚至場地、舞臺、音響等設備都靠東拼西湊,但這并不妨礙參與者、圍觀者的熱情高漲。一場場“家門口”上演的熱烈活動,釋放著“草根們”的情感、展示著普通人的愛好,喚起了人們心中的“鄉情”,感染力直穿“屏幕”。以貴州“村超”為例,這一極具鄉土氣息的賽事,單場最高上座人數超6萬,全網瀏覽量達數百億次。這類鄉村文化活動的持續火爆,也為各地做好農村這篇文章提供了思路。
從鄉村的“樂子”中找到發展的“路子”,離不開源源不斷的創新。陜西漢中連續舉辦43屆的巴山“小奧運”,不僅成就了巴山人的精神名片,今年還專門開設“農貿集市”,讓農戶家的臘肉等山貨搭乘“體育列車”走出深山,銷往全國。去年“村超”結束后,榕江美食足球友誼賽緊接著拉開帷幕;今年還通過征集優秀非遺表演、邀請外地足球隊參賽等方式深耕賽事文化,當地還創新舉辦校園賽事“班超”,以不斷激發“村超”的活力。正是層出不窮的創新力,確保了鄉村各類項目的吸引力。
從鄉村的“樂子”中找到發展的“路子”,所選項目要有深厚的群眾基礎。鄉村文化活動姓“村”,吸引力的根源也在于“村”,在于尊重群眾的首創精神、充分激發群眾的智慧和力量。榕江是首批全國縣域足球典型,足球運動在當地有深厚的群眾基礎,這為“村超”發展注入了勃勃生機,而當地獨特的賽場文化,數萬人大合唱等別具一格的辦賽風格,賦予了“村超”獨特的吸引力和傳播力。挖掘包裝“三農”項目,也要特別注重“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
從鄉村的“樂子”中找到發展的“路子”,還要靠地方政府因勢利導和順勢而為。從“村超”“村BA”到“村ART”,除了從實際出發、讓村民唱主角外,也離不開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不同之處在于,政府自愿當配角,甚至甘當“勤雜工”,多部門通力合作,給活動舉辦提供良好環境,提升游客體驗感,最終贏得了好口碑。實踐證明,地方政府的引導、包裝、策劃和后勤保障,也是一個成功案例不可或缺的“功臣”。
一場場鄉村文化活動,不僅讓“村里人”有了文體活動的“樂子”,也拓寬了地方發展的“路子”。期待更多地方政府以文體活動為平臺,打造更多“村”字頭“現象級IP”,在促進鄉村振興和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中有更多創新作為,也讓更多人認識鄉村、走進鄉村、扎根鄉村,為鄉村全面振興注入更多力量、厚植發展土壤。
2025-08-04 10:23:41
2025-08-04 10:23:08
2025-08-04 10:22:43
2025-02-13 10:19:29
2025-01-03 09:12:18
2025-01-03 09:11:38

聊城新聞網 2006-2025 版權所有 聊城市新聞傳媒中心/聊城市政府新聞辦公室 聯合主辦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37120240004 魯ICP備09083931號
魯公網安備 37150202000134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編號:115330086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魯)字第720號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663509279 舉報郵箱:liufei@lcx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