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霞
為了讓外賣騎手慢下來,廣州市放出大招。據《南方日報》報道,廣州市市場監管部門將指導行業協會,組織平臺企業落實行業公約各項制度和規范,倡導騎手文明安全配送;與交警部門實時對接騎手交通違法信息,對一周內有三次以上違法行為的騎手實施全行業停單懲戒。
在擁擠的街頭,風馳電掣的外賣騎手比比皆是。他們在交通法規外穿行,也在生命安全線上“飛奔”。近年來,外賣騎手因超速超車發生交通事故的現象相當普遍,甚至發生無辜路人傷亡的慘痛案例。去年上海發布7月17日到23日快遞外賣企業交通事故和交通違法情況,僅一周,外賣騎手的交通違法行為就超1.8萬起,數量之多,令人觸目驚心。
騎手“賽車”違規,不只是為多接單、多賺錢,更是為少超時、少挨罰。一旦超時,最直接的后果就是扣工資。平臺的算法和懲罰,讓騎手不堪重負。“大家都是掙辛苦錢,不得不快”,于是騎手逆行、超速、闖紅燈、改裝電動車,爭分奪秒,追趕著平臺系統里冷冰冰的數字。由此可見,單向騎手施壓,并不是最好的辦法。如果“全行業停單”,最終還是由小哥單方買單,無疑會使風里來雨里去的小哥受到傷害;如果平臺掙錢掙大頭、擔責擔小頭,騎手分利分小頭、背鍋背大頭,這樣的懲罰機制也難起效。
從執行角度看,廣州的這則新規,重點在“全行業停單”,更在壓實平臺主體責任。廣州市監管部門表示,將重點督促配送企業對使用電動自行車配送的,按照每小時25千米的最高速度,設定配送時限、路線;配送企業補充優化配送人員使用電動自行車及蓄電池的工作流程,強化動態監測核驗。這些舉措也在倒逼平臺優化算法,為騎手減輕“超速壓力”。同時,“全行業停單”只有上至平臺,下至網點、騎手,按比例處罰,收益和責任才不會失衡,才能真正“限速”。
騎手有快的動力,也應有慢的權利。騎手不能“超速”,靠相關部門監管,靠平臺壓實自身責任,其實也靠社會大眾的包容。騎手在路上守法守規,送到消費者手里的飯菜才會“真香”,您說是不是?據《北京晚報》
2025-08-04 10:23:41
2025-08-04 10:23:08
2025-08-04 10:22:43
2025-02-13 10:19:29
2025-01-03 09:12:18
2025-01-03 09:11:38

聊城新聞網 2006-2025 版權所有 聊城市新聞傳媒中心/聊城市政府新聞辦公室 聯合主辦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37120240004 魯ICP備09083931號
魯公網安備 37150202000134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編號:115330086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魯)字第720號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663509279 舉報郵箱:liufei@lcx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