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記者 王培源
過去兩年,臨清市堅持“數據賦能、創新驅動”發展思路,統籌規劃大數據改革工作,通過完善政策體系、整合各方資源,在數據資源整合、數據應用創新、數據產業培育等方面取得初步成效。
深化數字政務改革
構建高效便民服務體系
臨清市推進“一網通辦”,破除信息孤島。依托省級“愛山東”平臺,推動高頻政務服務事項在“愛山東”政務服務臨清分廳穩定運行,將分散在各部門的審批服務事項集中整合,構建起統一的政務服務平臺。構建三級聯動的數據流通體系,通過接口開發與省級數據共享交換平臺進行級聯對接,打通省市縣三級數據傳輸通道,實現數據跨層級、跨部門流通。
開展精準服務,滿足個性化需求。以扶殘助困“一件事”為例,在電腦端、手機端、窗口端、自助端開發扶殘助困“一件事”模塊,通過數據跑路深化共享,實現政務信息資源跨層級、跨部門的暢通流動和業務的高效協調,變群眾“來回跑”為部門“協同辦”。
加強數據對接,提高群眾滿意度。依托“臨清市分散供養特困人員社會化照護服務平臺”的精準定位、服務打卡、影像上傳等功能,實時追蹤護理員服務路徑與工作時長,形成可視化對比檔案,通過“一人一檔”動態管理,利用大數據分析看板,實時展示全市特困人員分布、服務覆蓋率、高頻需求等數據。
賦能數實融合創新
打造經濟發展強勁引擎
臨清市加速工業數字化轉型,針對軸承企業數字化改造資金短缺、樣本不足難題,制定“煙軸云科”集成改造方案,推廣“智慧工廠”基本單元,控制企業數字化改造成本,打造低成本、可復制、輕量化“數改樣板”,引導企業以云計算挖掘數據價值,提升生產效率。實現數字賦農增值,培育運河黑牛、臨清桑黃等數字農業產業鏈,建設智慧農業平臺。通過傳感器、攝像頭等設備收集種植養殖環境、生長狀況等數據,實現從“依靠經驗”到“依靠數據”轉變,農產品從基地到餐桌全程可追溯。
此外,臨清市聚焦提升智慧物流效率,積極推進數字化建設,對企業入駐、項目建設、基礎設施運行等進行信息化管理。魯西國際陸港保稅倉庫部署物聯網終端與智能裝卸設備,通過傳感器實時監測集裝箱位置、狀態及堆場使用情況。同時,配備全天候視頻監控、智能卡口、電子圍欄等監管設施,引入“陸海通智慧云倉”管理系統,與海關數據平臺實時互聯,實現貨物從入庫申報、在庫管理到出庫核銷等全流程數字化可追溯運行,動態調度、智能理貨、快速通關,貨物通關時間縮減到2小時。
精耕智慧城市建設
提升精細治理綜合水平
臨清市基于曠視城市智能感知AI中臺系統打造智慧城市數智平臺項目,創新性構建城市級算法工廠,深度融合城市大數據與AI智能應用。截至目前,已上線94種算法,在產業布局仿真與優化、城市應急與防汛、民生服務改善等14個應用場景落地。
通過整合民政、人社、醫保等服務資源,精準分析居民需求、推送服務信息,在建成的23個智慧社區中,居民可通過手機享受各類服務,實現“手機一點通、服務零距離”。
依托“維修資金一網通辦云平臺”系統,同步搭建維修資金數據中心,借助“數據大腦”及地理信息系統(GIS),可視化呈現資金分布,實時分析資金繳存趨勢、使用效率等關鍵指標,為監管決策提供支撐。手機App、微信公眾號在整合多方數據基礎上,為業主提供賬戶查詢、電子表決、續繳預警等便捷服務,通過對接財政電子票據系統,實現繳款自動開票與自助下載,有效避免發票漏開情況。
2025-09-19 17:06:50
2025-09-19 17:05:42
2025-09-19 17:05:10
2025-02-13 10:19:29
2025-01-03 09:12:18
2025-01-03 09:11:38

聊城新聞網 2006-2025 版權所有 聊城市新聞傳媒中心/聊城市政府新聞辦公室 聯合主辦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37120240004 魯ICP備09083931號
魯公網安備 37150202000134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編號:115330086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魯)字第720號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663509279 舉報郵箱:liufei@lcx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