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 本報記者 陳金路
9月20日,又是一個周六。東昌府區道口鋪街道新時代文明實踐所里熱鬧非凡。“老師,剪紙上的喜鵲翅膀能再翹一點嗎?”“七爺李乃傳的抗戰故事,能不能再講一段?”孩子們的提問聲和歡笑聲此起彼伏。這里是李培騫堅持了8年的“小粉筆”公益課堂。
緣起:
一顆心的觸動,“湊”出一間課堂
60多歲的李培騫患有腰椎間盤突出,可一走進課堂,腰桿便不自覺地挺直。這個能容納80多個孩子的公益課堂,源于2018年他在一次走訪時看到的一幕:在道口鋪街道的一條小胡同里,兩名孤困兒童啃著冷饅頭、盯著手機屏幕,身旁車來車往,讓他“心里很不是滋味”。

李培騫(右一)帶領孩子開展公益實踐
“沒人看管,孩子不是沉迷手機,就是亂跑亂竄。有個好去處,才能讓他們學知識、明事理。”抱著這樣的想法,李培騫開始“湊”課堂:場地是向政府申請的一間活動室,課本和文具由他自費購買,支教老師的食宿費靠志愿者捐助。2018年7月17日,第一期課堂迎來了20多個孩子。李培騫每天天不亮就來打掃教室,課后還騎電動車送路遠的孩子回家。
但很快,他遇到了難題,“我能講紅色故事,可安全課、非遺手工課程,我教不了”。聽說聊城大學有支教團隊,年過半百的他騎著電動車來到聊大校園,拉著大學生講述課堂里孩子們的情況,最終“磨”來了第一支支教隊伍。2021年,課堂正式命名為“情暖水城志愿者協會‘小粉筆’暑假公益課堂”;2022年,東昌府區關工委、團區委等部門為其舉辦啟動儀式,共青團山東省委相關人員也到場支持。200多人共同見證了“小粉筆”公益課堂從道口鋪街道發源,并逐步延伸至東昌府區各鎮街,如今已遍地開花。李培騫說:“雖然2018年開設的課堂沒有名字,但那就是‘小粉筆’的雛形。這樣算來,‘小粉筆’已經走過了8年。”
課堂:
沒有模板,只有用心設計的課程
道口鋪街道的“小粉筆”暑假公益課堂每期穩定接收80多名孩子,其中不少是孤困兒童。
這里的課程從不套用模板,而是由李培騫和志愿者們精心設置。課程緊扣紅色教育、安全守護與非遺傳承三大主題,他們精心設計每一環節,使公益資源能最大程度地契合孩子們的實際成長需求。

“小粉筆”紅色宣講現場
作為土生土長的聊城人,李培騫深知本地紅色歷史的價值。為了讓抗戰英雄牛占甲(身上留有11處傷疤)、“老七爺”李乃傳等家鄉英烈的故事真正走進孩子心里,他花費三年時間走訪老革命軍人及其后代,整理出一套“獨家紅色教材”。“這些故事都是老人們親口講述的,有血有肉,孩子們聽得進、記得住。”多年來,他帶著這份教材走進學校、單位,累計開展紅色宣講200多場。
安全課是每年“開學第一課”的重頭戲。李培騫聯合交警、消防和急救志愿者,把“照本宣科”變為“沉浸式體驗”:交警帶來交通標志模型,讓孩子們拼出“斑馬線”,用玩具車模擬過馬路;消防員穿上防護服演示逃生技巧,讓孩子親手觸摸滅火器、試戴頭盔;開展“陌生人給糖果”情景模擬,教會孩子禮貌拒絕并尋找安全地點。“這些都是保命的本事,必須讓孩子們記在心里,關鍵時候用得上。”李培騫說。
傳承:
榮譽成為接力棒,愛與責任不斷延續
“聊城好人”“聊城市道德模范”“山東省學雷鋒‘四個100’優秀志愿者”……李培騫的書桌上堆滿了榮譽證書,但他從不把這些當作資本,反而視作沉甸甸的責任,他覺得“榮譽屬于所有關心孩子的人”,這份初心,也讓公益的火種越播越廣。
最早參與支教的大學生朱緒發、于仁碩,如今已走上工作崗位,但每年暑假仍會回到“小粉筆”課堂:朱緒發自費購買文具,沒時間過來就寄物資;于仁碩帶著同事捐贈圖書,還一起走訪孤困兒童。于仁碩感慨道:“看到李爺爺自掏腰包給孩子買新衣服,我才明白公益不是喊口號,而是實實在在的付出。”
更讓李培騫欣慰的是,曾經在課堂中學習的孩子,如今也成了“小志愿者”。從“小粉筆”走進大學的劉雅茹說:“李爺爺不僅給我們講紅色故事、教我們非遺手工,還教導我們要有一顆樂于助人的心。”
8年過去,“小粉筆”公益課堂早已不只是一間教室、一群孩子。它是李培騫用堅守搭建的“橋梁”,一端連接著孩子們的成長渴望,一端匯聚著社會各界的溫暖;它是一盞“火炬”,照亮了無數個暑假,讓“關愛青少年”的善意在聊城的街巷中相傳。
如今,李培騫的腰疾仍會不時發作。有人問他“什么時候退休”,他笑著擺擺手:“只要還能走動、能說話,公益的腳步就不會停。我老了沒關系,還有更多年輕人來接棒呢!”
一支“小粉筆”寫不了多少字,但一群人一起寫,就能為孩子們繪出一幅溫暖的大愛長卷。
2025-09-11 09:53:32
2025-09-23 17:06:10
2025-09-23 17:03:12
2025-02-13 10:19:29
2025-01-03 09:12:18
2025-01-03 09:11:38

聊城新聞網 2006-2025 版權所有 聊城市新聞傳媒中心/聊城市政府新聞辦公室 聯合主辦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37120240004 魯ICP備09083931號
魯公網安備 37150202000134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編號:115330086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魯)字第720號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663509279 舉報郵箱:liufei@lcx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