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記者 張彬
從“扔進一個筐”到“細分四個桶”,從“規定工作”到“自覺動作”,從“新時尚”到“好習慣”,過去幾年,我市扎實做好垃圾分類處理,以“繡花功夫”提升了基層治理水平。
2022年,政協委員韓子軍向市政協提交了《關于聊城市多措并舉做好垃圾分類的建議》,被市政協十四屆一次會議確立為第1008號提案。提案從推廣垃圾發電技術,發展循環經濟;加強監督,建立垃圾分類長效機制;宣傳教育先行,提高人民群眾垃圾分類意識和能力等多個方面發出倡議,呼吁有關部門積極行動,廣大市民積極配合,做好垃圾分類處理,美化我們身邊的生活。“垃圾分類處理既能改善人居環境,又能促進資源回收利用。”韓子軍說。
提案承辦部門之一聊城市城市管理局主動聽取委員建議,對提案內容仔細分析與梳理,開展實地調研。“在政協委員提案辦理工作中,一方面,我們進行專題研究,明確辦理標準、時限與要求;另一方面,主動對接溝通,與委員共商解決方案,提升辦理質效。同時,積極爭取政協視察等機會,引導委員參與和了解城市管理工作,以此全面推動城市管理高質量發展。”聊城市城市管理局副局長唐安強介紹。
2024年8月,市政協組織政協委員視察了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對政協提案辦理情況“回頭看”,確保民生實事有效落地,惠及群眾。在聊城市環科餐廚垃圾處理有限公司,城區產生的廚余垃圾在這里被“吃干榨凈”,實現資源最大化利用。“進入廠區的廚余垃圾經過深度處理后,其固形物可送至垃圾焚燒發電廠用于發電;分離出的油脂可資源化利用,制備成生物柴油或肥皂等日用品;而產生的液體,既可送往污水處理廠作為碳源,也可作為廠內生產線的循環用水,有效節約了水資源。”公司工作人員王章杰介紹。
為規范居民小區垃圾分類設施、健全分類體系,市城市管理局通過指導各縣(市、區)開展工作,持續推進收集設施的標準化建設。“近年來,我市垃圾分類設施建設得到快速發展,到目前,全市建成(垃圾)分類亭3000余個,配備各類運輸車輛410輛,建成廚余垃圾焚燒發電廠2座、可回收物分揀中心5座,其他垃圾、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三分類體系基本形成。”唐安強說。
在高新區九州新城小區,管理部門為了有效引導市民做好垃圾投放做足“繡花”功夫。
在小區的多個位置均設置有垃圾投放點位圖,為了增加小區居民的互動參與性,管理部門還增設了一些人性化的服務設施,如遮雨、照明、手動拉環、凈手等功能。高新區垃圾分類宣教中心通過豐富互動形式,提升居民參與熱情,倡導文明新風尚。“我們看到的這片區域,正是從各小區收集的廚余垃圾。它們經分類密閉運輸至分揀中心后,通過專用設備轉化為有機肥,最終以積分兌換形式返還給居民。這一流程完整詮釋了‘變廢為寶’的循環理念。”高新區垃圾分類宣教中心劉勝亭說。
“經過幾年的努力,我市的垃圾分類處理工作雖然取得一定的成效,但在投放、收集、運輸等環節還存在一些共性問題,我們將進一步推進垃圾分類更新區建設,在主城區劃定部分區域,推進分類體系建設。同時,也希望廣大市民能夠積極參與到垃圾分類工作中,大家攜手努力,建設我們美麗新聊城。”唐安強說。
2025-09-24 15:25:27
2025-09-24 15:23:59
2025-09-24 15:16:43
2025-02-13 10:19:29
2025-01-03 09:12:18
2025-01-03 09:11:38

聊城新聞網 2006-2025 版權所有 聊城市新聞傳媒中心/聊城市政府新聞辦公室 聯合主辦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37120240004 魯ICP備09083931號
魯公網安備 37150202000134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編號:115330086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魯)字第720號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663509279 舉報郵箱:liufei@lcx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