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8日上午,市政府新聞辦召開“讀懂市政府工作報告”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鄉村振興專場,市委農辦主任,市農業農村局黨組書記、局長,市鄉村振興局局長周忠偉介紹了2023年我市農業農村和鄉村振興的有關工作。

周忠偉介紹,今年市政府工作報告專章總結、專章論述鄉村振興,要求“堅定不移深耕‘三農’,加力推進鄉村全面振興”,對2024年全市鄉村振興的大事要事作了部署安排,為我們提供了重要遵循。2023年是聊城“三農”工作攻堅提升、由大轉強的關鍵一年。我市積極探索平原鄉村振興路徑,在農業強市新賽道上搶開局、抓先機,開啟了新征程,打開了新局面。
聚焦聚力“樹品牌”,扎實推進糧食單產提升。將“創建‘噸半糧’”作為現代農業強市“頭號工程”,主動銜接新一輪千億斤糧食產能提升行動,策劃并實施了100萬畝(1畝約合666.7平方米)“噸半糧”產能提升工程。高規格舉辦院士專家研討會,與全國農技推廣服務中心、省農業農村廳簽訂了共建協議,組建起由院士領銜的專家指導組。2023年全市糧食生產工作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績單”:總產達到116.6億斤,單產、面積、總產均創歷史新高;建成“噸糧”產能區300萬畝,其中“噸半糧”產能區達到32萬畝,小麥、玉米兩季畝產之和超1671公斤,這在歷史上是第一次;陽谷縣整建制創建為“噸糧縣”,為全市首個。
聚焦聚力“強根基”,加快鄉村產業提質增效。省現代農業強縣、農業綠色發展先行縣、農產品加工業高質量發展先行縣、畜牧業高質量發展先行縣“四項創建”實現全覆蓋,連續兩年取得“全滿貫”,為全省唯一地市。新增2個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實現了省級以上農業產業園8個涉農縣市區全覆蓋。全市規上農產品加工企業產值達到千億級。鄉村產業迭代升級,新增農業重點品牌標識134個、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10個,綠色食品認證總量及增量均居全省第一。
聚焦聚力“打樣板”,努力塑造平原鄉村風貌。堅持以村片為基本單元推進鄉村全面振興,謀劃實施鄉村振興齊魯樣板示范片區、銜接鄉村振興集中推進區、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示范區共3類片區,實行省市縣級片區三級聯創,梯次創建、滾動發展。爭取2個省級鄉村振興示范片區、4個省級銜接鄉村振興集中推進區和149個省級和美鄉村示范村創建名額,策劃推進11個市級鄉村振興示范片區、4個市級銜接鄉村振興集中推進區,建成38個省級和美鄉村。深入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雙百工程”暨村莊清潔行動,開展以“信用+美麗鄉村”為主要內容的鄉村治理試點,推廣積分制、清單制等管理辦法,構建共建、共治、共享的鄉村治理格局,促進了干凈整潔村居環境的常態保持。
聚焦聚力“促改革”,創新經驗獲全國全省推廣。承辦了第一屆全國農民技能大賽,取得圓滿成功,受到農業農村部及參賽選手的一致好評。在全省率先實現農業社會化服務整域推進,納入上級政策支持的項目面積連續5年保持全省第一,托管面積占到糧食種植面積的八成以上。成功創建全國平安農機示范市。莘縣香瓜促產業振興入選全球減貧案例。高唐縣獲評全國農業社會化服務創新試點重點縣,為全省唯一。茌平耿店村獲評全國農村集體經濟發展村級典型案例,為全省唯一。聊城獲批全國農村產權流轉交易規范化整市試點,全省僅3個。成功舉辦中國農民豐收節山東省主場活動。聊城農業農村改革發展的鮮活經驗正在為全國全省鄉村振興工作提供有益借鑒。
周忠偉表示,2024年,市農業農村局將貫徹落實市政府工作報告要求,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努力推進農業強市建設,圍繞農業生產、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鄉村產業、和美鄉村聚力攻堅突破,探索打造具有平原特色的鄉村振興新路徑。
文/記者 林晨 劉志耀 圖/馬新濤
2025-09-09 15:15:41
2025-09-09 11:30:52
2025-09-09 11:29:44
2025-02-13 10:19:29
2025-01-03 09:12:18
2025-01-03 09:11:38

聊城新聞網 2006-2025 版權所有 聊城市新聞傳媒中心/聊城市政府新聞辦公室 聯合主辦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37120240004 魯ICP備09083931號
魯公網安備 37150202000134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編號:115330086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魯)字第720號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663509279 舉報郵箱:liufei@lcx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