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13日上午,市政府新聞辦召開“政策落地見實效”主題新聞發布會第七場,市水利局黨組書記、局長王會忠介紹了《聊城市河道管理辦法》等政策的貫徹落實情況。

王會忠表示,作為我市第一部河道管理方面的政府規章,《聊城市河道管理辦法》是貫徹落實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戰略的具體舉措,也是提升我市河道治理法治化水平的重要手段。管理辦法2024年2月1日起正式施行,對提升我市河道管護水平,推動經濟、社會、生態文明發展起到了重大作用。
水生態水環境持續改善。2024年,西關河、張小溝支渠、于要渠、中心河和薛王引河等5條河道獲評省級美麗幸福河湖,我市河湖長制工作連續三年獲得省級督查激勵。全市14個省控以上考核斷面水質全面消除Ⅴ類及以下水體,國控斷面水環境質量指數列全省第5名,優良水體比例高達90%,水環境質量顯著提升;加強小流域、黃河故道等重點區域治理,全市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積20平方公里,水土保持率達到96%,提前完成2025年度目標任務;流域面積50平方公里以上的葦河、四新河等8條河道河段綠化達標率超85%,群眾水利獲得感、幸福感進一步增強。
水旱災害防御扎實有效。持續實施徒駭河、馬頰河、金堤河、漳衛河等骨干河道防洪綜合治理,完成中小河流治理148.5公里、水毀工程修復22處,灌排設施修復42處,疏通河渠627公里,為防汛抗旱筑牢堅實工程設施基礎;今年面對嚴峻旱情,及時啟動干旱防御四級應急響應,積極協調調水1.55億立方米,科學利用攔河閘壩等水利工程充分攔蓄河流水源,為沿岸農田灌溉提供水源保障;今年汛期全市夯實15座水庫、40段堤防、346座水閘等工程防汛安全責任體系,聯合會商12次,發布預警2次,啟動應急響應4次,成功應對多輪強降雨和臺風過程。
河道管理服務水平穩步提升。大力推進河道工程標準化管理,組織完成了水利工程標準化管理創建,目前我市大中型水閘、水庫及徒駭河、馬頰河等骨干河道堤防工程已基本完成標準化管理創建,王堤口節制閘通過國家級標準化管理評價。在全省率先開展市級水利基層站所標準化管理工作,印發《聊城市水利基層站所標準化管理創建工作實施方案》及評價辦法,王堤口、李奇等11個基層段所獲評“首批示范基礎段所”稱號。通過實施標準化管理,各級河道工程面貌和管理水平穩步提升。
數字河湖建設成效顯著。我市堅持“以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調控為手段,通過整合數據、融合系統、智慧應用,持續優化“數字水利一張圖”,建設取得顯著成效。目前,“聊城·數字水利一張圖”覆蓋全市1400余條河流,250余處水情監測點、275處雨情監測點,72處地下水監測站、92處墑情站,集各單位前端監控設備1800余處,累計疊加水旱災害防御、灌區工程、農村飲水等各類圖層60多個,整合各類數據3200余萬條,實現涉水信息實時查看,為防汛抗旱、水資源優化配置、工程運維、生態治理等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撐。
文/記者 林晨 圖/馬新濤
2025-09-09 15:15:41
2025-09-09 11:30:52
2025-09-09 11:29:44
2025-02-13 10:19:29
2025-01-03 09:12:18
2025-01-03 09:11:38

聊城新聞網 2006-2025 版權所有 聊城市新聞傳媒中心/聊城市政府新聞辦公室 聯合主辦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37120240004 魯ICP備09083931號
魯公網安備 37150202000134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編號:115330086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魯)字第720號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663509279 舉報郵箱:liufei@lcx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