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記者 姬翔 本報通訊員 劉保忠
“全體教職員工要統一思想,推動學院在技能人才培養服務國家戰略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方面取得新突破。”在8月29日召開的新學期開學動員大會上,聊城市技師學院(聊城高級工程職業學校)黨委書記金同元圍繞“教師隊伍建設”,從“六個方面、三個維度、四個修養”談起,鼓勵教職員工從“修心、修身、修行”三個層面踐行教育家精神,爭做新時代“大先生”。
在剛剛結束的暑期,該校超過170名教師申請深入企業實踐,近60名教師參加一體化培訓,30余名教師參與國家級培訓項目,教職工們利用假期時間備課充電,提升實踐能力和教學水平。
黨建引領把方向 鑄魂育人樹標桿
當前,職業教育發展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機遇。黨的二十大明確提出“教育、科技、人才一體推進”,國務院日前發布《關于深入實施“人工智能+”行動的意見》,為職業教育指明了方向、注入了動力。聊城市技師學院緊緊圍繞“八個深化、八個創新、八大提升”的工作主線,以“六大工程”建設和“七個聚焦”為抓手,大力弘揚孔繁森精神,全面提升教育教學質量,多項工作取得突破性進展。
在黨建引領方面,“榜樣引領 匠心鑄魂”案例獲評省級優秀典型案例,一個黨支部獲得省級表彰,選樹了一批孔繁森式先進典型。學生綜合素養得到顯著提升,心理健康教育主題活動榮獲省一等獎,學院團委被授予“全國五四紅旗團委”榮譽。
在產教融合方面,“康養產業學院”“聊城市軸承產業學院”等多個共建產教融合平臺落地,不僅為學生提供了更多實踐機會,也為企業輸送了大量急需的技術人才,校企合作再上新臺階。
在專業建設方面,學院認定了8個院級“金專業”、5個培育“金專業”,新一代信息技術專業群成功入選省技工院校優質專業群建設項目,并獲得200萬元建設資金支持。
新增智能制造技術應用、計算機網絡應用、健康服務與管理3個全國工學一體化試點專業。
教學改革持續深化,師資隊伍不斷優化。新增培訓工學一體化教師55人,新增省技術能手6人。順利完成2門國家級課程資源開發,啟動了23門“金課程”建設,18門市技工院校精品課程通過驗收,42門市級以上在線課程成功上線。其中,1門教材被推薦參與“十四五”職業教育國家規劃教材遴選。
在各類技能競賽中,學院屢獲佳績。在第二屆山東省職業技能大賽中斬獲1金1銀3銅和7個優勝獎,混凝土建筑賽項成功進入第三屆全國職業技能大賽決賽;在全國第三屆職業技能大賽機械行業選拔賽增材制造項目中獲得一等獎,“安坐無憂”項目斬獲全國職教創新大賽一等獎。
軟硬件設施持續改善
“雙優校”建設大步推進
學院爭取財政資金400萬元,打造了5個省級質量管理典型案例,引入600萬元信息化建設資金,建成了新一代校園網,完成了空調安裝和光伏電站建設,為師生工作和學習提供了更好的環境和保障。
新增3項省級教改項目,招生就業工作保持穩中向好態勢,高職技師合作培養計劃增加到100人,聯辦五年制高職專業增加7個,3個“3+4”本科貫通培養專業招生火爆。
開展培訓項目60余個,備案額超370萬元,備案補貼性培訓項目11個,完成了3所高校校外教學點備案,為社會培養了大量的技術技能人才。
“下半年,學院的總目標就是竭盡全力爭創全國雙優學校,圍繞‘人才培養質量提升、社會服務能力增強’兩大核心,重點推進七大任務。”學院黨委副書記、院長徐公義說。下一步,學院將繼續強化黨員干部的黨性修養和工作作風轉變,持續擦亮繁森思政品牌,將“擔當奉獻”的繁森精神融入育人血脈,推動黨性教育與教學提升深度融合。以“文明校園、安全校園、文化校園、綠色校園、和諧校園”創建為抓手,深化校園文化建設,實施“五園同創”,探索全國文明校園建設路徑。
在堅持立德樹人方面更新教育理念,創新思政課教學形式,用貼近學生生活的案例、互動討論等方式激活課堂。在所有課程中潛移默化植入思政元素,結合專業特點培育學生職業素養。強化青年黨員隊伍建設,推進“三全育人”,豐富育人活動,激發學生潛質,開發通用素質模塊,推動170個校園社團“真活動、見實效”。
深化產教融合,加強“五金”建設與內涵發展。推進技術開發,提升社會服務能力。強化教師技術服務,深度參與企業技術研發。開發針對性強的“技能培訓包”,拓展培訓工種。
加快數字化資源開發與利用,推進數字賦能,嚴控數據質量,深化數字化應用,在各專業開發AI、虛擬仿真、動畫等數字化教學資源。開展國際交流合作,服務聊城企業海外發展需求,推動課程體系實現標準化、國際化。
展望未來,聊城市技師學院將緊跟職業教育發展新趨勢,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不斷優化專業結構,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完善內部治理結構,推動學院各項事業再上新臺階,為實現“繁森母校、工匠搖籃”的辦學目標而不懈努力,為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堅實人才支撐,譜寫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2025-09-11 09:03:47
2025-09-10 10:31:48
2025-09-09 15:15:41
2025-02-13 10:19:29
2025-01-03 09:12:18
2025-01-03 09:11:38
聊城新聞網 2006-2025 版權所有 聊城市新聞傳媒中心/聊城市政府新聞辦公室 聯合主辦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37120240004 魯ICP備09083931號 魯公網安備 37150202000134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編號:115330086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魯)字第720號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663509279 舉報郵箱:liufei@lcxw.cn